白茶常见的香型都有哪些?又是从何而来的呢?
茶香,是品茶过程中最迷人的地方。未尝其味,先闻其香,香气尽管肉眼不可见,却能带给你对一款茶的第一印象。
白茶是一种有多样香味的茶,毫香、花香、枣香、药香……。今天给大家介绍白茶常见的8种香味。
毫香是白茶中最具特色的香气之一,顾明思义就是“毫”所表现出来的香气,指幼嫩的白毫香味。
白毫是茶叶嫩芽背面生长的一层细茸毛,干燥后呈现白色。茶叶白毫的基部腺体,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持续刺激茶芽叶,分泌芳香油,减少水分散失,分泌出芬芳之气,毫香便由此而来。
白茶的毫香闻起来像植物本香,比如干芦苇或玉米须的香气,清清的、柔柔的,沁到心脾中使人感到极度舒畅,一般来说,茶毫越多,毫香则越是浓郁,在白毫银针中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白茶的毫香不是一成不变,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从清莹的香气转为浓郁的稻谷香。
蜜香是白茶经过一段时间存储后形成的香型,这种香气成分是苯乙酸苯甲酯,该物质沸点较高,能较长时间存在,所以持久耐闻。
具有蜜香也代表着白茶的品质极好,喝起来甜而不腻,可以让你的口腔一整天都留有余韵。蜜香可见于寿眉、牡丹中,但在白毫银针中更为常见。
白茶中自然呈现的花香,香型种类丰富,按着不同的花香类型可分为两大类:鲜爽型花香与甜醇型花香。
鲜爽型花香如清郁淡雅兰花香,空灵鲜爽的铃兰花香,香得清透纯粹,沁人心脾;主要贡献者是茶叶中高沸点香气物质——芳樟醇,使兰花香、铃兰花香尤为明显。
甜醇型花香或如茉莉,或如栀子,嗅来令人愉悦,往往使人不自觉地深呼吸,精神更为之一振。其多出现在陈茶当中,白茶经过长时间的储存,茶香趋于成熟馥郁,主要是由茶叶内含的β-紫罗酮、茉莉酮以及部分紫罗酮衍生物等香气物质决定的。
在白茶中,白牡丹、寿眉都会有花香的影子。
白茶是微发酵茶,果香不比花香,不是白茶自带的香气,而是后期转化形成,会散发出各种水果的香气,或如苹果,或如梅子,或如甜桃,或如桂圆等。
散茶上大多难以发现果香,压饼后叶片破壁以及发酵程度加重更容易出现。
白牡丹、寿眉压饼后陈化一两年会呈现淡淡的果香。
陈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香气,常见于老白茶,是时间带来的一种岁月的香,无沉闷之感,虽陈但有活性。
陈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香气,涉及的香气物质众多,其中对白茶陈香贡献最大的是1,2—二甲氧基苯、1,2,3—三甲氧基苯、4—乙基—1,2—二甲氧基苯、1,2,4—三甲氧基苯等,都属于在发酵中生成的物质。
“药香”,大多与老白茶挂钩,是白茶存储多年后,才具备的特点。老白茶的药香,指白茶当中有药材的味道,也是老白茶的专属香气。
白茶本身也是一种植物,在古代白茶也是作为一种药材存在的,所以草木之香就出现类似于药材的味道,相关香气物质主要是有中药味的癸醛、藏红花醛等等。老白茶的药香,无疑是优质白茶陈放多年后的成果。
枣香类似红枣蒸熟后散发出来的香气,是寿眉常见的香气,尤其是三年以上带梗的的老寿眉。
寿眉其外形粗枝大叶,叶和梗占比多,糖类、果胶类物质多分布在粗梗中,经过压制成饼时,让细胞破壁使果胶物质溢出,整饼松紧程度适中,经年陈化,自然更容易呈现枣香。
粗老叶的总体糖类含量更高,在转化过程中也能生成更多的可溶性糖。当糖香达到一定水平,就能与木香等其他香气混合而表现出类似干枣的香气。
荷叶香属于老茶香,需要在存储得当的前提下,才能持续保留住。合理存放转化后,青气逐渐褪去,干茶会散发出淡淡的干荷叶香。
荷香是来自寿眉与贡眉之中,赏茶时从干茶香中能闻到淡淡的荷香,萎凋到位的寿眉/贡眉随着时间转化,拥有良好的存储条件下,存放三年,荷香渐露。
储藏好的陈年老白茶少了新茶的清鲜,香气更加浓郁陈醇。存放3年以上,荷叶香显露,沁人心脾;存放5-7年时,枣香扑鼻;存放久至15年者,更将带有药香。
储存方式、储存地区的不同,以及存储的干湿度条件的差别,对转化效果有很大影响,对白茶香气也有很大的影响。
福鼎白茶的香气是自然赠予的宝藏。品一杯白茶,感受在香气中徜徉的滋味吧!
免责说明:文章来源于鸿儒真趣堂的古韵莱茶叶源头直供的公众号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VPQfaJ_ISJOCjusk4CZ9A,版权归属古韵莱茶叶,谢谢。
欢迎来湖北鸿儒真趣堂品茗,预约请扫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