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儒真趣堂的古韵莱直供福鼎白茶
白茶,作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,堪称茶叶领域的稀世珍宝。白茶都是微发酵茶,工艺简单,不炒不揉,最大程度的保留茶叶的营养价值,茶氨酸是其他茶类的2-3倍。其历史源远流长,可追溯至近九百年前,这一悠久历程能从宋徽宗《大观茶论》中有关白茶的记载精准推算。
身为汉族传统名茶,福鼎白茶在民间流传着诸多动人心弦的传说,诸如陈焕传奇、蓝姑善举、太母恩泽。下面我们一同探寻福鼎白茶背后的传说与典故:陈焕传奇,领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福鼎白茶的传说
福鼎白茶的传说与典故中,陈焕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。陈焕,全名陈学焕(1813--1888),字凤炜,诞生于福鼎十四都东门岭境竹栏头村(现今点头镇过笕村竹栏头自然村)。围绕陈焕展开的传说皆与福鼎白茶紧密相连。
相传在福鼎竹栏头自然村,有一位至孝之子陈焕。此地土地贫瘠,即便他终年辛勤劳作,也难以让双亲衣食无忧,内心常愧疚自责。恰逢大年之际,陈焕虔诚持斋三日,携带干粮踏上太姥山,祈求太姥娘娘于梦中 “托梦”,指引脱贫之路。陈焕焚香礼拜后安然入睡,恍惚间,只见 “太姥娘娘” 手指一树说道:“此山中佳木,乃老妪亲手所植,君可分而育之,定能富足。” 次日,陈焕翻山越岭,直至夕阳西下,终于在鸿雪洞中觅得一丛茶树。陈焕满心欢喜,当即用随身锄头分出一株,小心翼翼带回家中悉心培育。百日之后,茶树生机盎然,此茶异于寻常品种,正是如今闻名遐迩的 “福鼎大白茶”。
福鼎白茶制作工艺
福建省福鼎白茶制作技艺,于2011年5月23日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(编号:Ⅷ-203)。
福鼎太姥山是白茶的发源地,具有悠久的历史,现代白茶工艺盛于清代福鼎,据记载,1857年,福鼎点头柏柳的陈焕、张吓钦移植家中繁殖,清代光绪元年(1875)由周开陈再移植、传播到黄岗,制造白茶的历史由福鼎开始。福鼎白茶因成制品芽头肥壮,满披白毫,如银似雪而得名,制作中不炒不揉,文火足干,以适度的自然氧化,而保留了丰富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。福鼎白茶的制品主要有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贡眉(寿眉)以及新研制的工艺白茶等品类。
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白茶史息息相关,且历史久远。白茶制作发端于“古代白茶”。可以上溯到神农尝百草时期。上古时代人们运用的自然晾青的茶叶萎凋工序,是一种古老的制草药方法,从中诞生了中国茶叶史上的“古代白茶”。
白茶制作载于晋唐时期。东晋时期,闽东(古称温麻县)就有产茶、饮茶的历史。根据唐代陆羽《茶经》记载:“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。”根据陈橼教授在《茶业通史》中指出:“永嘉东三百里是海,是南三百里之误。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(唐为长溪县辖区)系白茶原产地。”。
白茶制作见于宋以后。自宋、明清以降,从民间至宫廷,均有白茶的记载。白茶名称也在宋代《东溪试茶录》中出,明代田艺衡《煮茶小品》关于生晒芽茶的记载。据《福建地方志》和现代茶专家张天福教授的《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》中记载,“福鼎白茶”早先创制于清嘉庆初年(1796年)。白茶制造先由福鼎开始,之后传到水吉,再传到政和。以制茶种类说,先有白毫银针,后有白牡丹、贡眉、寿眉。
白茶制作发展于近现代。福鼎茶业史表明,福鼎从1885年开始用福鼎大白茶制银针后,1891年开始外销。1912~1916年为兴盛时期,1917年后受欧洲战争的影响,销路阻滞,一落千丈。至1934年起白茶产销才开始逐渐好转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福鼎只有少量加工的白茶。1962年,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,福鼎开始大量加工白茶。1963年,福鼎研究用加温萎凋的方式生产白茶,取得成功。现代福鼎大多数生产白茶的企业采用该技艺生产白茶。新白茶即新工艺白茶,为1968年研发的新产品。制造新工艺白茶的鲜叶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,初制过程在萎凋后经过轻度揉捻。外形叶张呈现半卷条形,色泽青灰带黄,筋脉带红,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,似红茶而无酵感,具有浓醇清甘的特色。
白茶制作技艺是创制白茶的中心工序,也是从茶芽原料到制作成品的关键环节,具有自然、优质、精细化等特点。白茶初制工艺流程为:鲜叶——萎凋——堆积——干燥——拣剔。精制工艺流程为:毛茶——拣剔(手拣)——正茶——匀堆——烘焙——装箱。
在传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础上,福鼎白茶现代制作技术向自然、优质、精细化等方向发展,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,技术制作工序流程呈流水线形式进行,体现自然、简捷的特点。主要程序以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两种形式为主,自然萎凋程序为:鲜叶——自然萎凋——拣剔——烘焙。复式萎凋程序为:鲜叶——复式萎凋——拣剔——烘焙。白茶制作因天气因素研制正常气侯和不正常气候的初制程序,不正常气候以“六成干”“八成干”和加温萎凋三种初制程序为主,同时在正常气候制作工序基础上加进摊凉、复焙等工序。
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注重自然与传统的结合,通过精细的采摘、萎凋、干燥等步骤,最大化保留茶叶的天然营养和独特风味。简单的制茶过程如下:包括采摘、萎凋、干燥、精选与包装、特殊工艺(如茶饼制作)步骤。
古韵莱茶业的特点
白茶主要分为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贡眉、寿眉,不同年份价格会有所不同,毕竟白茶的药用价值体现于它的年份陈化期。
1、白毫银针:只取芽头,比较稀少珍贵,汤色蛋黄,滋味鲜爽。
2、白牡丹:取一芽一叶或二叶,香气浓烈,滋味鲜醇。
3、贡眉:取一芽三叶或四叶,药香枣香味十足,滋味醇厚。
4、寿眉:由纯叶片和茶梗制成,口感厚重,后味无穷。
3年以上的老白茶建议煮着喝比较合适,可驱寒除湿,降三高,养肺护肝,养胃并调养身心!
古韵莱专门经营福鼎白茶,直供鸿儒真趣堂,古韵莱茶叶的特点:
1、直接从茶园采收,自采自包装:由采青、萎凋、碳焙、储存,都由茶农亲手处理,完全不用任何的化学添加剂,纯天然。
2、减少繁杂的运输及传统层叠式的收购程序,以保存产品的优良与品质。
3、产品来自福鼎潘溪镇白茶公认最优质生长地,海拔600-700米。
4、我们重视生态道德,使用科学管理及配合茶农传统的生态道德理念来采收。
说明:上述图片和文章素材来源于白茶直供商古韵莱。鸿儒真趣堂欢迎朋友们过来品茗、健身和学儒修身。预约请扫码: